SBTI科学碳目标倡议简介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恶化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组织开始认识到自身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责任和角色。在这一背景下,SBTI(科学碳目标倡议)应运而生,为企业和组织提供了一个科学、可衡量和可实现的目标设定框架,以推动其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
SBTI科学碳目标倡议是由全球环境信息研究中心(CDP)、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世界资源研究所(WRI)和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共同发起的,旨在帮助企业设定符合《巴黎协定》要求的、以科学为基础的减排目标。该倡议为企业提供了一个标准化的目标设定方法,使其能够根据自身特点和业务需求,制定既具有挑战性又切实可行的减排计划。
SBTI的核心思想是确保企业的减排目标与全球气候目标相一致,以实现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合作。它要求企业在设定目标时,充分考虑自身的排放特点、行业趋势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的需求,确保目标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同时,SBTI还强调目标的可衡量性,要求企业设定具体的减排量或减排比例,以便能够清晰地评估自身的减排成效。
SBTi《净零排放标准》的核心要求如下:
● 所有范畴的“温室气体排放源”都需要被计入。从企业自身营运排放的温室气体(范畴一)、购买的电力及热能(范畴二),到供应链及终端消费者产生的排放量(范畴三),都在SBTi净零排放标准要求的范围内。于此标准下,大部分的企业必须在2050年之前,减少90~95%的排放量。企业整条价值链的各个面向,都将需要巨大的改变。企业将需要在更长的时间内,在减碳上进行投资;也将有义务与供货商合作,协力找出在财务上有效益、能够去碳化的解方。
● 短期、及长期的目标,都必须设定。短期目标涵盖5~10年内,目标减少的排放量,并于2030年减少50%的排放量。另外,若企业范畴三的排放量超过企业整条价值链排放量的40%,范畴三必须纳入短期的减量目标内(若小于40%,则仅需纳入长期目标)。长期目标则须于2050年之前,达到净零排放的平衡状态。短期及长期目标皆必须与于2100年控制升温1.5C内的路径一致。
● 最后不可能减量的5~10%,必须透过碳移除(carbon removal)来中和(neutralize)。大部分的企业被要求在2050年之前,减少90~95%的排放量。届时剩余的排放量,必须透过高质量且永久的碳移除方式来中和,如:直接空气捕捉(Direct Air Capture, DAC),将碳封进岩石储存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ature-based solutions),如:通过再植林(reforestation)及恢复生物多样性,提升「碳汇」(carbon sinks)。这项标准跳脱联合国对净零排放的定义 ──在某一特定时间,碳排和碳汇的平衡。在SBTi〈净零排放标准〉下,只有当企业达成长期目标,才能被视为达成净零排放,否则都只能称作迈向净零排放的路上。

● 自身减碳为最高原则(mitigation hierarchy):
尽管SBTi也鼓励企业在其科学减量目标之外,帮助其他地方减缓气候变迁,但是,这样的投资只能算是加乘,而不能「替代」企业自己必须减少的排放量。企业在协助减少其价值链之外的排放量之前,必须先减少自身价值链的排放量。
总之,对于企业而言,参与SBTI科学碳目标倡议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这有助于企业提升自身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形象和声誉,展现其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决心和行动。其次,通过设定科学、可衡量的减排目标,企业能够更好地规划和管理自身的碳排放,推动可持续发展。此外,参与SBTI还能为企业带来一系列实际利益,如提高能源效率、降低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等。